位置栏目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首页新闻  学院新闻

红“芯”铸魂,匠“芯”筑梦——微电子学院师生赴青海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4-07-19阅读次数:10来源:微电子学院New

7月9日至13日,微电子学院的师生们踏上了一场特别的旅程,他们前往青海省,开展了以“红‘芯’铸魂,匠‘芯’筑梦”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了中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历史厚重,还让他们深入了解了青海独特的生态生物多样性、科技发展以及当地制盐工业所体现的科学工匠精神。


7月9日,团队成员们先后参观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青海省博物馆,瞻仰了烈士陵园,寻溯历史的记忆,缅怀革命的先烈。从一封封千钧一发却又满怀爱国热忱的信中领略历史的厚重,在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中坚定追随党,一心为国的前行道路。

团队师生参观纪念馆和博物馆

7月10日,前往原子城纪念馆。在那里,学院的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国家命运悬于一线的年代。馆内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详实的历史资料,生动地再现了我国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智慧,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的壮举。这一历程不仅是科技进步的象征,更是“两弹一星”精神的最好诠释。学生们在这里深刻体会到了前辈们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精神,让埋在心中的“两弹一星”精神,科学家精神,“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种子生根发芽。

团队师生参观原子城纪念馆并考察原子城旧址

这一幕幕历史的重现正如大学课程的学习。每一次灯下的奋笔疾书,每一次向老师的虚心求教,每一次对模型的精细构建......那份对科学事业的痴迷与专注,似乎正是纪念馆中展示的科研工作者的执着不息精神的最好传承。


7月11日,团队来到了鱼雷发射基地。这里展示了我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成就,特别是在精确制导武器和智能控制系统方面的进展,这些技术的核心都离不开高性能芯片的作用。通过实地观摩和专家讲解,学生们对国防科技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加明白了“芯片国产化”之路的意义与重任。


鱼雷发射基地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当时大国被封锁的国防科技问题。目前,微电子学院的存在则是为了解决国家面临的芯片“卡脖子”问题。两者都反映了一个国家在面对外部压力时的自强不息和自主创新的决心。正如在基地中看到的那些精密设备和系统,它们都是科技人员在各自领域内攻坚克难的成果,代表了国家在科技自立自强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7月12日~13日,三下乡团队先后访问了青海湖与茶卡盐湖,那里不仅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生态生物多样性与悠久的制盐传统。从藏羚羊的矫健身姿到盐工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这些画面让队员们想到,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每一个系统的稳定运行都离不开其组成部分的和谐协作。这恰似我们微电子芯片中的无数晶体管,只有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复杂的计算任务。

团队师生实地考察茶卡盐湖,调研当地产业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微电子学院的师生们不仅学习到了宝贵的历史知识和科技信息,更是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基因和科技创新的种子。大家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大的殷殷嘱托,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心怀国之大者,勇于创新、敢于超越,积极为攻克芯片“卡脖子”难关、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身力量,用奋斗谱写“芯”时代最美的青春华章。



 (微电子学院  文/林杰)



上一篇:下一篇: